Hi,这里是 Wan
正在专注产品的 Wan。

你会如何定义 Wan?怎么使用它?
以下是我们目前的一些答案。

Wan 是个人专属数字痕迹聚合工具,帮你低门槛、自动化聚合有价值的内容。我们希望提供一个通路,一个媒介,让你能够更好地面对这个时代的信息洪流,做好输入输出,降低门槛。从行为的角度解构信息和内容,就像江川入海。The Final Sea 也是 Wan 的 slogan。

Wan 特性

输入&输出&门槛

自动化:无需 工程基础,即可自动化聚合支持平台所需数字痕迹。
模块化:无需 复杂操作,即可灵活、轻松组织个人专属数字痕迹。
数据化:无需 第三方 ,即可高效精确索引,快速获取数字痕迹。

索引

多维度搜索:轻松找到古早链接、收藏等内容。
联想式标签:快速找到模糊记忆的类神经网络体系。
生成式摘要:产品迭代规划中🚧

确定性:稳定、持久的服务。
无序性:不做整理,内在关联。
互异性:降低同质内容权重影响。

致新用户的一封信

你的大脑从苏醒的那一刻便开始渴求信息,大量新鲜的信息比饮用水更早地进入身体
生活中,是否一天之中的碎片时间,不断地在社交媒体之间切换,阅读、收藏、记录
工作上,是否完全依赖网络,检索大量网站,并将之转换成代码、笔记、文章等产出
像一台不断运行的收集器和过滤器,持续地消费、生产信息,并且分散在各个服务中

你是否习惯记录读过、看过、听过、玩过的书/影/音/游
你是否经常订阅文章,保存网页,书签管理,稍后阅读
你是否高频阅读、点赞、收藏、关注、评论、转发讯息
你是否关注信息质量、内容价值、获取效率、系统共识

人的大脑,更擅长抽象、分析和联想,却不适合采集、整理和索引
你是否常常想起一些关键词或模糊的上下文,总是很难快速获取到
你需要一个能将它们聚合到一起的工具,既方便回溯也能提纯分享

你是否困扰于信息洪流中的焦虑、茧房、同质化与多巴胺
没有思维的人类会退化成脆弱的芦苇,溺毙在信息洪流里
让我们一起远离混沌荒漠,重拾思维高原,探索发现自己

Wan 不做什么

我们没有太大的野心,更好的阅读体验,更好的编辑体验,更好的整理体验,都有做得很好的产品。我们只是专注于眼前,做好这一亩三分地的事情。至少现在是这样。现在,今天,当下。它只是一个索引集。不是稍后读,不是知识库,不是 All-In-One,不只是 RSS 订阅,不只是同步 timeline,不只是收藏记录。它只是一个索引集。

如果有下面的预期,可以选择这些推荐产品。
不做 阅读 体验 ,推荐 MarginNote
不做 编辑 体验 ,推荐 Typora
不做 整理 体验 ,推荐 XMind
不做 知识 管理 ,推荐 Obsidian
不做 数字 花园 ,推荐 语雀
不做 All-in-one,推荐 Notion

*本文主要是 Wan 101 的内容,更多详细可以在 help.thewan.cc 查看。


在这期间,我们完成了如下事宜:

✅ 专注于产品:这段时间主要专注于产品,一些细节、场景的讨论,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构。产品驱动是我们的核心,更是安身立命之本。马克·安德森也说过:”当你不确定该做什么事,就花时间去完善你的产品。“

✅ 确立里程碑:讨论并确定了几个大的里程碑,包括预计的功能实现和时间节点。整体看上去还是非常清晰且明确的,心中有数的同时更满怀期待。

✅ 可持续运营:持续在即刻、小红书、Twitter 上进行运营,目前仍处于积累内容的阶段,还没有正式推动。不过,持续在增长。观察官网及 waitlist 的数据情况,简单复盘了下社交媒体的情况和漏斗转化。开始有算法及连接带来的流量了,这正是可持续运营的价值。

✅ 其他:接下来短期内主要精力还会是产品,继续推动产品迭代及优化,并陆续开放内测资格;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特性已经在规划中,相信会是增量的价值和体验;时间过得不慢,也愈发进入状态,找准节奏,更有耐心~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